关于成立姜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基地的通知
信息来源:姜堰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1-07-05 09:40 浏览次数:

各相关科室,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实施办法》(泰教体艺〔202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控制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高学生视力健康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姜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基地”,基地设立在泰州姜堰张勤眼科门诊部,并出台《姜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见附件),请贯彻执行。

姜堰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18〕3号)、《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苏教体艺〔2019〕7号)要求,促进我区中小学生用眼健康,进一步落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十大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江苏战略,落实《“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打造“健康名城”,以提高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水平为中心,以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为基础,以提升近视眼防治服务能力为支撑,以全面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为保障,全方位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全力提高全区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建立我区青少年视觉筛查、科学预警、教育培训、科学矫治、效果评估等综合干预和防治模式,大力推进青少年视力保健工作,实现“治假、防真、控加深”的防治目标、大幅度降低因屈光不正导致的弱视、低视力、盲等眼病,到2023年,实现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区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三、主要任务

1、加强近视防控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相关科室要指导和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卫生保健管理。二是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各方代表组成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强化业务培训。三是各学校必须按规定配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并按标准配备必要的药械和监测检查设备,保证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四是各校开展近视防控先进校和合格校创建、创建情况及学校学生近视率纳入学校规范管理考核。五是实施“心明眼亮”项目,对家庭贫困的儿童青少年开展免费配镜、弱视康复等眼科疾病治疗服务。

2.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一是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三是加强考试管理,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四是加强对校外辅导机构的管理,不让学生“校内减压,校外增压”。

3.着力改善视觉环境。一是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二是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实施教室照明改造达标工程,使用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三是建立学生座位调整机制,根据学生座位,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四是加大对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相关教学环境照明亮度双随机抽检力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予以通报,并督促其整改。

4.落实学生护眼措施。一是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生视力健康课、开一次家长通气会、一次班主任分析会、办一期视力保健知识黑板报。二是充分发挥宣传橱窗、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等阵地的作用,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宣传教育。三是定期邀请近视防控专家、开展近视防控论坛或主题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发布近视防控知识,提高学生与家长对爱眼知识的知晓率。四是利用“全国爱眼日”“世界视力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五是开展爱眼文化节、视力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六是将近视防控宣教的节点前移到孕期、保健服务和儿童早期发展综合干预过程,使婴幼儿父母了解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的伤害,并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控。七是养成良好的读写和生活习惯,按照“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八是严格落实全体学生每堂课1分钟“米”字眼运动和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制度,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每天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九是保障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十是鼓励孩子少饮用碳酸类饮料,少吃甜食,不挑食,多食用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品。

5.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一是推行阳光体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二是严格落实中小学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达到国家规定课时。三是结合学校体育艺术“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创建活动,增加体育锻炼项目,使学生掌握1-3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四是推广全员运动会,广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五是落实国家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标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六是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推动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在周末及寒暑假,要面向本校学生免费开放。

6.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一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二是以必要和必须为原则,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三是非学习为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四是控制幼儿园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电子产品一律不得使用。五是引导家长陪伴儿童青少年时,少使用电子产品,不把电子产品作为玩具替代品给0-6岁儿童使用。六是积极开发儿童青少年益智类和运动类产品,减少对儿童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7.推进近视防控家校合作。一是学校要与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读写坐姿、握笔姿势、用眼习惯以及体育锻炼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二是建立家校视力健康沟通渠道和机制,鼓励学生养成视力异常自报习惯,便于及时掌握学生视力情况,及早干预。三是积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改善家庭照明环境。四是指导和督促学生在周末及寒暑假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良好家庭体育运动氛围。五是家长发现学生视力异常后,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矫正治疗,正确鉴别近视防控伪科学误区,在医疗机构的指导下,采用佩戴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有效措施,预防学生近视度数加深。

8.加强视力健康管理。一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三是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加强视力健康数据统计分析,开展视力不良学生专项教育,及时告知家长。四是建立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检测体系,采集汇总和分析评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及屈光发育数据。五是对已经近视的学生要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9.规范诊断治疗。一是卫生健康部门相关科室要加强眼科医师、视光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培训,指导和督促妇幼保健机构、眼科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眼科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二是对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危害;三是要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四是教育部门要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实施“心明眼亮”项目,对家庭贫困的儿童青少年开展免费配镜、弱视康复等眼科疾病治疗服务,实施近视防控领域的精准帮扶。

泰州市姜堰教育局           

2021年5月26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