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2023年第11期——水稻田化除技术意见
信息来源: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3-06-08 08:49 浏览次数:

去年,因受特殊的天情、抗性杂草呈上升态势(稗草由普通型向海绵稗、大青稗等难除的种类变异)及药剂选择作用局限性等综合影响,稻田杂草发生较为普遍,极少数田块发生较重,损失在50%以上。杂草的发生危害已严重威胁到水稻生产的安全,成为水稻生产的“第一害”。因此,各种植户要牢记去年稻田杂草重发的经验与教训,做到“防早、防小、防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优化化学除草技术,选择适宜的除草方法,以土壤封闭为主,适时做好茎叶处理,科学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现提出技术意见如下:

一、机插稻

机插稻田提倡采用“二次封杀”:平田后(机插前),每亩用50%丙草胺水乳剂100—125毫升甩施,淀实2—3天后(水层不宜过深,自然落干)进行栽插。栽插后10-15天(杂草萌芽,稗草不超过1叶1心期),每亩用20%异丙甲·苄50克,拌化肥或潮细土15-20公斤撒施;对往年阔叶草(耳叶水苋、丁香蓼、鸭舌草)、莎草较多的稻田,可应用2%双唑草腈颗粒剂(安全性高、可在稻虾、蟹田使用,可飞防,剂型新,经近几年示范应用,对邻近果蔬等经济作物安全,避免了以往因飞防除草带来的社会纠纷)每亩650克,先用潮细土拌匀再与中颗粒尿素相拌撒施,或用大疆无人机进行飞防,控草长达35天左右,能有效控制后期上层草的危害。

示范应用“一封”“一杀”方法:

“一封”:平田后(机插前2—3天),每亩用47%异隆·丙·氯吡70克或50%丙草胺水乳剂125克,拌化肥撒施或对水20公斤喷雾,并保持浅水层,自然落干后插秧。

“一杀”移栽后12-15天,可先进行禾本科杂草防除,后根据情况再进行阔叶草防除。稗草、千金子2.5叶左右,每亩用40%氰氟草酯120毫升或3%氯氟吡啶酯50-60毫升;对阔叶草重发的可用75%氯吡嘧4—5克+48%排草丹180毫升以上配方对水20公斤细喷雾。

二、直播稻

采用“一封”和“二杀”:

“一封”播后盖种窨水排干后立即用药,每亩用:

1、36%异恶草松微囊悬浮剂17.5毫升+30%苄嘧·丙草胺120毫升+32%苄嘧磺隆10克(通南高沙土旱直播);

2、示范应用70%吡·松·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旱清天)120—150毫升。

“二杀”

对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应根据杂草种类、草龄、数量,选用对路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马唐、抗性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在杂草2—3叶期,每亩用10%恶唑·氰氟乳油150-210毫升(1桶水140毫升/瓶);或亩用4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50毫升。若莎草、野荸荠、鳢肠、耳叶水苋发生重每亩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克+48%排草丹150毫升,或在水稻分蘖末期每亩用48%排草丹100毫升+20%二甲四氯150毫升。

以上配方对水20公斤,排干田水,细喷雾,隔天上水并保水3-5天。

三、注意事项

1、周山河灌区、老(新)通扬河、泰东河的沿线镇街,为确保汛期水质,应杜绝水稻直播方式。机插稻除草适当推迟第二次用药时间(避开汛期)。

2、36%异恶草松微囊悬浮剂使用后,秧苗叶片有白化现象,10天后逐渐恢复正常。

3、10%恶唑·氰氟乳油不宜使用弥雾机高浓度弥雾;慎与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阔叶类除草剂混用;籼稻、制种稻禁止使用10%恶唑·氰氟乳油、防止产生药害。

4、氯氟吡啶酯进行飞防时,防止药液漂移,影响临近作物。

5、2%双唑草腈颗粒剂使用技术:栽后7—10天,及时用药撒施(稗草不要超过1叶1心期),田面要平整,药后要保水3—5天。田间茎蘖达标后,应及时轻搁、多次搁田,不宜搁田过狠,否则会出现裂缝,阔叶杂草再次萌发而形成危害。

6、用过除草剂的田水禁止直接排入池塘、河流,防止引起二次药害以及水质污染。

7、提醒各售药点和农户要慎重销售和使用二氯喹啉酸及复配类除草剂,确保安全和防除效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