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姜堰区检察院、区民政局联合召开“携手守护‘夕阳红’”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开展“困境老人”工作品牌成效、典型案例及相关机制建立情况,新华日报、泰州日报、泰州电视台、姜堰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参会。发布会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陆秀勇主持。
发布会上,区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张海新系统介绍了“困境老人”工作品牌,着重分享了检察机关与民政部门凝聚合力、协同联动的创新实践经验,展现了“检民同行·护佑民生”的积极成效。张海新指出,“困境老人”工作品牌创建以来,共帮扶救助14名“困境老人”,1件案例入选省检察院参考性案例,2件案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1份检察建议入选省检察院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专刊,调研报告获泰州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工作被《今日说法》《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两名青年干警就“困境老人”优秀案例作了详细介绍。(第五检察部副主任、行政检察条线负责人王慰)婚姻登记涉及公民重要身份与财产关系的确认,部分老年人因名下存在虚假冒名婚姻登记,影响申请社会救助资格。姜堰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两部两高”指导意见,综合运用档案调阅、走访调查、司法协作等方式查明案涉事实,对确属虚假冒名婚姻登记,当事人难以通过诉讼等途径实现权利救济的情形,联合民政机关依法予以撤销,切实解决当事人申请社会救助的现实障碍。(第五检察部副主任、民事检察条线负责人张美薇)现实中个别老人因子女长期失联导致无人赡养而生活困难,老人获得社会救助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针对上述老人的特殊情形,检察机关与民政部门等部门通力协作,司法行政部门落实法律援助,检察机关强化调查核实,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支撑,审判机关实施司法裁判,民政部门作出专业认定,各施其策,通过申请宣告唯一赡养人失踪的方式,为适格老人顺利申领社会救助提供帮助,共同助力“困境老人”老有所养。
发布会现场,一段央视聚焦“困境老人”专题采访的视频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镜头以细腻视角捕捉帮扶场景,用质朴的故事语言呈现司法救助与民生保障的暖心实践,每一帧都生动诠释着守护“夕阳红”的责任担当。该视频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生动总结,更为未来深化“困境老人”关爱服务注入了强劲动力。随后,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翔围绕前期姜堰区检察院、区民政局联合多部门会签的《关于在“困境老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框架协议》,从政策出台背景与重要意义、“困境老人”范畴、三项核心工作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展现了“精准界定、高效联动、全程监督”的清晰路径。
相关媒体记者代表围绕“困境老人”品牌工作及相关经验进行提问,张海新、杨翔逐一进行现场解答。
此次新闻发布会不仅是“困境老人”工作品牌实践成效的集中呈现,更是凝聚多部门智慧力量、深化协同治理的动员令。下一步,姜堰区检察院将结合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本院提出的持续做优“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与民政部门强化协同履职,持续深耕“困境老人”品牌建设,以更扎实有力的举措、更温暖细致的服务,全方位织密“困境老人”养老保障网,为擦亮“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的幸福底色作出更多贡献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