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456850E/2022-00854 分 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泰州市姜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2-03-18
文 号 泰姜文体广旅发〔2022〕17号 时 效 有效
关于印发2022年姜堰区群文群体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姜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2-05-13 10:38 浏览次数:

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机关相关科室(馆):

现将《2022年姜堰区群文群体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22年姜堰区群文群体工作要点

泰州市姜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3月18日

附件:

2022年姜堰区群文群体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第二十届省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姜堰区群文群体条线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设“康养名城”新征程上,更高起点推动群众文化和群众体育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力规划创制。深入实施“十四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主动策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监测考核工作,认真落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专门实施意见,力争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实施标准和服务目录等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城市”评选创建、“全民健身设施管护专项治理”和“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试点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二是聚力主题创作。围绕党的二十大、第二十届省运会等重要节点抓好重大主题创作,重点推动《苏中红嫂》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参与中宣部《少年先锋》电影拍摄,继续组织音乐《小康之上》、舞蹈《水埠码头》、戏剧《苏中英杰》和曲艺《木龙伸腰》等作品参加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此外,还要做好“苏中红色经典系列”、“里下河水文化系列”、“祥泰之州康养系列”、“堰上民俗乡愁系列”等文艺精品创作,为省市区精品赛事和惠民活动作储备。

三是聚力设施创优。以“十百千”示范创建为抓手,重点对1个镇和12家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小纯文化等5家以上省市区级有品位、有特色、业态多元、主题嵌入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以“体育为民突破行动”二期为抓手,推动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个多功能运动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处健身路径,以罗塘公园、三水公园、娄庄烟墨公园等为载体,重点打造等1-2个特色彰显的体育公园(广场),积极参加“江苏省示范体育公园”评选。以老通扬运河、中干河、淤溪鲍老湖、线性公园等为依托,重点建设1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以体教融合和体医融合为抓手,助推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和公共文体场馆低免开放,组织器材更换维修,完善“建管护”闭环服务机制。

四是聚力惠民创业。引进第三方督查机制,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券”资助演出500场左右,进一步提升有效性和满意度。引入社会化服务力量,继续组织“公共文化百家行”活动100场左右,进一步提升精准性和契合度。引导分类型社团改革,陆续推进“全民健身基层行”50场左右,开展全民迎省运、幸福嗨起来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针对性和参与度。

五是聚力节庆创建。放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效应,继续承办好第16届“溱潼会船节”,主办好第18届“群众文化节”,重点推进“高二适书法节”、“三唐美术节”、“梅兰芳戏剧节”、“柳敬亭曲艺节”、“顾振遐音乐节”“大运河舞蹈节”等区级文化活动,进一步做大“兰亭论辩”、“绘事微言”、“梅兰芳华”等群众性文化服务品牌。放大体育消费券发放效应,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开展武术、自行车、田径、健身操等群众身边的小型、分散、多样化的线上线下赛事活动。放大群众性体育联赛效应,主办好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贴近生活、方便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联办好国家体育标准测试赛等有地域特色、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承办好江苏健身气功八段锦网络公开赛等省市新型体育健康活动。

六是聚力队伍创立。成立姜堰区群众文化学会,改选姜堰区群众体育总会,配置健全各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体育协会社会组织,靠活动凝聚人、凭赛事激励人、用业绩鼓舞人、拿作品成就人。以省文化厅“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申报为先导,放大以笑哈哈方言韵白、生态园湖润乡土、三水艺术团、麦子文化为主的第一方阵效应,实现志愿服务从“送”到“种”再到“创”的根本转变。实施乡村文体能人支持项目,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扎根乡村、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乡村文化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江苏省“最美社会指导员”评选。

七是聚力融合创新。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与有关公共服务业态相融合,建立协同共进的文化体育发展格局。围绕”文体+旅游”,整合文体景区、文体街区、文体社区等业态资源,重点为旅游兴区战略提供文体智慧与创意;围绕“文体+教育”,整合优化红楼梦戏剧馆、曲江楼美术馆等研学资源,重点为教育立区战略作出文体担当与支撑;“围绕“文体+三农“,整合优化中天植物园、河横村史馆等生态资源,重点在乡村振兴“基层行走”上体现文体手段与作为等等。

八是聚力考核创争。把“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高质量考核作为头版头条来抓,主推“八展八进”特色亮点工作进入第一方阵,确保镇街干在实处、四馆走在前列,力争做到区级有举措、市级有位置、省级有影响。把省市“体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作为大事要事来抓,着重突出“全民健身”主项,围绕领导协调机制、全民健身设施、体育社团工作等六大子项,通过创先性地开展工作,让群众体育更亲民、更深入、更普及,努力谱写“体育让生活更美好”崭新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