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一学校“书记课程”“校长讲堂”带动课堂变革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1-15 08:47 浏览次数:

“双减”背景下,让每个孩子活泼泼生长,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已然成为姜堰区各学校的追求和使命,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坚守“以学为中心”,多措并举落实“课均论英雄”理念,不断开创教育教学新气象。

一是学习精神,营造氛围。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开学初,沈桂荣校长及时传达区教育局申海峰局长“九思九问”精神,召开“课均论英雄”专题推进会,旗帜鲜明提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质量提升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着力通过层级式任务驱动、交响式学习组合和当堂反馈式评价的推进落实,努力实现课堂文化重构和课堂质态提升,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原野。

图片

二是躬身示范,形成共识。

书记课程。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王华山亲自参与六年级优学社团辅导,彻底摈弃刷题桎梏,进行项目化、主题化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有效思考、积极共学、自主展评,智慧训练学生高阶思维。

图片

校长讲堂。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校长沈桂荣利用教师会开设“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理想课堂”讲座,以“课堂为何要向学为中心转型”“如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两个问题引领教师思考,厘清“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辩证统一,努力实现任务驱动层级化、学习方式组合拳、反馈评价交互式,强调把课堂学习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应学习做倾听者和串联者,把孩子散落的珍珠串成智慧和美好。

图片

当前,东板桥校区全体教师聚焦课堂转型抓质量、跨学科学习促成长已经蔚然成风,“最大的师德是有教无类——上好每节课教好每个孩子”“最好的师风是教学相长——与孩子共读共写共同成长”正成为东板桥校区的文化共识。

三是研读课标,辨明方向。

定期组织教师研读学习《新课程标准》,利用教师会进行汇报反思、现场交流、校长点评,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组织课标研究小组,围绕关键词句进行实践和课题研究,增强课程理解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着重在跨学科学习方面多实践,多出成果。

图片

四是狠抓备课,凝聚智慧。

大板块谋划。集体备课以主备人精备、集体合备、个人细备的方式进行。精备指主备人依据学校理念,提前两周设计好本单元共学案、课堂反馈单、课件、分层作业设计的初稿;集体合备,是由主备人以说课的方式介绍整个单元的设计情况,组员充分讨论,形成共识,修改定稿,报送教导处审核;个人细备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和学生差异,进行第三次备课。

图片

微环节增色。利用课前10分钟、课后10分钟进行微讨论,在错题研究、课后反思、补差心得等微环节增色,周五进行周总结,轮流梳理汇总。

图片

课例共研。每周组织课例研究课,提前组内磨课,周三进行观摩研讨,相互借鉴,确保各年级理念和行动保持一致。

图片

五是检查评比,裨补缺漏。

校长室定期进行“六认真”检查,以确保教学有效性、反思深入性、评价及时性,促进每位教师认真研究,重视反思,及时改进。

图片

六是培养骨干,传承文化。

扎实推进“青蓝工程”,实施每日传帮带。第一节课,师傅上课徒弟学,第二节课徒弟上课师傅听,两节课后,徒弟谈反思,作比较;师傅谈意见,作指导。党员教师带头上示范课,通过反复磨课、评课给年轻教师带来直观性、实质性指导,传承师徒文化,实现教学相长。

图片

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将继续在“课均论英雄”理念感召下,进一步聚焦课标,深耕课堂,努力在高效乐学课堂的寻美之路上倍出英雄。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