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俞垛镇何祝野村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以边角之景带动村容村貌提升,用绣花功夫点缀美丽乡村画卷。
一是高位推动,规划先行。今年以来,何祝野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统筹规划,为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谋篇布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为导向,加大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激励保洁员走村串户,强化村民“门前三包”责任落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共计拆除违建棚披56个、残墙断壁21处,搬迁草堆100多个,维修破损道路3条。
二是传承历史,文化助力。聚焦村庄历史,厚植文化底蕴。一是大力宣传弘扬善水桥、弱水桥、乐水桥三桥故事,诠释何祝野村民对孝老爱亲、圆满爱情、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实追求;二是挖掘记忆中的渔家文化,将承载岁月痕迹的渔家物件展示在巷道两侧,鲜活重现传统渔家生活氛围;三是因地制宜,化废为宝,紧贴渔家文化色彩,将乱堆乱放的青砖、小瓦、浮雕、木头、旧缸等旧物用于环境整治中,既降低了环境整治成本,又提升了村庄美观性。
三是强化管护,常效长效。坚持突出村民主体,凝聚各方力量。建立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制定乡村长期发展规划,致力将何祝野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居住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同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红黑榜”评比制度,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绿色庭院”等评比活动,持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革除陈规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乡村从美丽向美好逐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