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是城市地下隐蔽性工程,更被称为城市建设的“良心工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工程。完备的城市污水管网不仅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为满足早期建设的55个环保设施出水考核要求,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本项目拟采取相应措施对姜堰区13个镇街范围内增加设施服务范围内部分管网,共涉及53个行政村的55个自然村。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污水管道:新建污水管道230.3km,球墨铸铁管管径范围DN110~DN300。
(2)现状雨水管恢复:现状雨水管恢复33km,球墨铸铁管管径为DN200。
由建设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确保项目的进度和施工质量,监督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合理使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9864.0万元,合同价16376.98万元。2024年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已到位,截止2024年12月已全部投入使用。
(二)绩效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姜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姜堰区城市化进程建设。
项目阶段性目标:2024年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二、评价情况
(一)项目特点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姜堰区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村庄生活污水的集中或相对集中处理,不仅减少污水对村庄水体的污染,而且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了村庄形象。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严格的动态管理,整个项目建设的目标做到细化、量化、清晰、合理。整个项目现已交付使用,债券资金已使用完毕。故本年绩效评价重点在“产出”和 “效益”指标评价上,主要从资金的使用、制度的建立、资金使用及时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
(二)评价思路方法
项目资金管理评价主要依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管理要求设置细化指标,进行考核。本次绩效评价依照“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逻辑路径,从财政支出专项资金角度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模式、项目成果、社会服务满意度。
(三)评价工作情况
专项债券的使用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项目于2024年12月基本完工,债券资金已使用完毕,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执行,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四)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江苏省预算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对姜堰区村庄生活污水环保设施改造工程专项债券资金从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自评价,重点评价产出、效益,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次:综合得分90(含)分以上的为优,80(含)分至90分为良,60(含)分至80分为中,60分以下的为差。
该项目自评价得分98分,绩效等级为“优”。其中:过程24分(分值24分),产出36分(分值36分),效益30分(分值30分),满意度8分(分值10分)。
三、项目绩效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而对早期建设完成的环保设施进行改造更是保障民生工程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完善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实现村庄生活污水的集中或相对集中处理,不仅能减少污水对村庄水体的污染,而且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有利于提升村庄形象,有效利用村庄空间。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姜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姜堰区城市化进程建设。
四、存在问题
工程改造项目涉及老旧管网升级、道路拓宽及配套设施更新,因施工范围覆盖多个村庄,涉及范围广,施工围挡与机械作业对村民日常出行等生活环节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受施工区域分散、施工班组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制约,初期未能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尽管现场设置了公告栏与咨询点,但面对居民关于施工周期、降噪措施等多样化疑问,工作人员因缺乏标准化答复口径,出现解释不及时、信息不一致等情况,未能充分化解居民焦虑情绪。
五、进一步措施
为切实解决沟通不畅问题,项目部迅速组建由多名经验丰富的协调专员构成的专项工作组。每日与各施工标段负责人召开晨会,同步施工进度与风险点;建立“问题销号”制度,确保居民反馈事项48小时内必有回应,有效提升沟通效率与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