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土壤封闭为主的麦田杂草防除技术在全区得到全面推广,秋播期间麦田土壤封闭处理面积逐年上升,有效压低了杂草的基数,减少了重草田数量,减轻了春季防除的压力。去年秋收期间雨水较多,田块湿度过大、播种明显推迟,部分田块在开展土壤封闭前杂草已经萌发,影响了封闭的效果,加之越冬期间持续干旱,气温极不稳定,不利于秋冬茎叶处理除草,少数田块残存杂草仍较高。田间杂草仍以抗性看麦娘、菵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部分田块阔叶杂草繁缕、猪殃殃等也有一定的比例。
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杂草将进入生长旺盛期,危害进一步加重,若不及时防除,将会严重影响产量,威胁粮食安全,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根据天情(注意“倒春寒”)、苗情、草情,抢抓适期,精选药剂配方,及早适时指导种植户开展麦油田杂草防除工作,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发生情况
(一)麦田:2月6-10日,本站调查全区51块麦田,草害达标面积和重草田面积低于往年:亩平均总草16.89万株,低于去年(去年31.04万株),幅度0-64万株;其中,以看麦娘、菵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亩平均14.99(去年30)万株,幅度0-60万株;以繁缕、猪殃殃、荠菜为主的阔叶杂草亩平均1.9(去年1.04)万株,幅度0-49.6万株。经推测,全区麦田需春除的面积约10.39(去年10.99)万亩,其中禾本科杂草达标面积9.09(去年7.5)万亩,阔叶杂草达标面积1.3(去年3.6)万亩。全区重草田面积(300万株以上)远少于往年(去年0.1万亩)。由于前期持续干旱,土壤墒情不足,杂草萌发生长受到抑制,随着春季雨水增多,气温回升,杂草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发生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二)油菜田:调查14块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亩平29.9万株,幅度0.6-104.2万株;阔叶杂草亩平10.5万株,幅度0-49.6万株。经推测全区油菜需春除面积6.0万亩,其中禾本科为主的2.4万亩,阔叶为主的3.6万亩。
二、防除意见
(一)小麦田
1、用药时间:2月中下旬-3月上旬(避开低温、寒流天气用药,选在最低气温稳定在5℃以上)。
2、防除对象田:凡每平方尺有禾本科杂草50枝或阔叶杂草10枝的田块。
3、防除技术
①以抗性看麦娘为主的,可选用环吡氟草酮+异丙隆悬浮剂等;②以菵草为主的,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异丙隆悬浮剂等;③阔叶杂草,出齐后,可选用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剂或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等。
单、阔叶混生的,提倡二次施药,先防除禾本科杂草,间隔10天防阔叶杂草。
以上药剂,选择晴好天气,在田间露水干后用药;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保证用水量,推荐使用自走式植保机或拖管式施药器械,对水25-30公斤左右均匀喷细雾,墒情不足时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二)油菜田
硬草、棒头草、日本看麦娘等为主的,可选高效盖草能或高效盖草灵,对水25-30公斤细喷雾;阔叶杂草提倡人工拔除,以防已抽苔的油菜田春用草除灵(好实多)及其复配剂产生药害。
三、注意事项
1、春季气温多变,要抢抓晴好天气,突击用药,必须掌握在日最低气温5℃以上时施药,寒潮来临前后7天内不要用药,以防产生冻药害;对苗小、苗弱的田块要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影响小麦生长。
2、用药时要进行二次稀释,药量要准,喷雾要均匀,防止漏治、重喷;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炔草酯、环吡氟草酮大元麦田禁用。
3、甲基二磺隆或二磺·甲碘隆使用技术较为严格,须做到:已拔节小麦禁用;渍害重、排水不畅的禁用;禁止与二甲四氯和唑草酮类等激素型药剂混配使用;苗体小、弱的小麦及部分强筋或角质的品种对其敏感,易造成药害,应谨慎使用。
4、用药时防止大风药液漂移,影响邻近敏感作物;药后及时清洗药械,以免产生药害。注意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集中回收,不得随意丢弃,防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