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移栽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前期纹枯病、稻叶瘟发生较轻。受台风天气影响,近期持续性降雨,温湿度适宜,田间郁闭度加大,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与扩展;且近期台风天气带来稻纵卷叶螟迁入,预计我区水稻病虫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各镇(街)要从稳定秋粮生产的大局出发,以压低病虫基数为目的,全力打好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叶瘟等病虫害防治总体战,确保水稻安全生长。
一、发生情况
1、水稻纹枯病
本站7/21系统田查见,晚于去年4天,平均病穴率3.33%,病株率0.24%(去年7/17查见,平均病穴率6.67%,病株率0.71%);7/28调查系统田,平均病穴率3.33%,病株率2.66%,病株率上升较快。7/28普查24块田,见病田块率16.7%,平均病穴率0.63(0-6.67)%,平均病株率0.26(0-3.45)%,尤其是早播早栽早发田块,发病较重,个别往年重发田块,病穴率达10%、病株率6.3%。近期连续降雨,田间湿度大,加之水稻群体逐渐增大,利于纹枯病扩展蔓延,预计水稻纹枯病呈中等发生态势,个别早栽早发田块中等偏重发生。
2、稻叶瘟
栽插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今年苗叶瘟总体发生轻。7/28普查,在老病区查见1块田,病穴率4.55%,病株率0.4%,病叶率0.23%。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台风天气影响,8月初高温天气消退,气温有所下降,且伴有降水,有利于稻叶瘟发生扩展。秸秆连年全量还田,利于田间菌源积累,为穗稻瘟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
3、稻飞虱
白背飞虱:智能虫情测报灯下6/18始见,早于去年3天(去年6/21),截止7/29灯下累计155头,是去年同期的5%。
褐飞虱:灯下、田间暂未查见。
本站系统田7/25调查,平均百穴混合虫量150头,其中灰飞虱70头,白背飞虱80头,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去年平均百穴混合虫量733.3头,其中白背飞虱633.3头)。7/28普查,平均百穴混合虫量118.3(16.7-366.7)头,其中白背飞虱48.3(0-133.3)头,飞虱虫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4、稻纵卷叶螟
四(2)代:智能虫情测报灯下(天目山)6/21始见,早于去年(去年7/1),截止7/21单灯累计1.5头/台(去年2头),峰期不明显;智能性诱7/13始见,晚于去年(去年7/11),截止7/20累计2.2头/台(去年7头),峰期不明显;田间赶蛾7/16始见,晚于去年(6/30),截止7/20累计34头/亩,低于去年(去年66头/亩),7/17-7/20田间有不明显蛾峰。
五(3)代:智能虫情测报灯下,朱云、大伦、放牛单灯累计4.3头(去年21头),智能性诱单台累计26.2头(去年70.7头)。田间赶蛾截止7/31累计160头/亩,接近去年(去年163头/亩)。7月26日田间蛾量开始上升,当前蛾量高的田块达300头/亩。7月29-30日普查平均百穴虫卵量为67(50-150)头(粒),田间落卵量还将有一定量的增加。当前田间蛾量为本地虫源和外来迁入叠加,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
5、二化螟
7月初以来智能测报灯下(朱云),截止7/30单灯累计诱蛾量50头,智能性诱单台累计117头。7/21日普查,一代平均残留虫量4.7头/亩(去年1.6头),一代螟害株率0.01%(去年0.004%)。预计今年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病虫兼治、治前控后”的防控策略。
2、防治对象: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叶瘟。
3、防治时间:8月3-5日。
4、防治配方
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戊唑·嘧菌酯悬浮剂或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
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选用甲维·茚虫威、多杀·茚虫威或氯虫·茚虫威悬浮剂等。
防治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
防治稻叶瘟:选用三环唑或稻瘟酰胺悬浮剂等。
为提高防效、减缓药剂间的拮抗、增强黏着性(防雨水)可加入激健或派米瑞。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选择以上配方,兑水20-25公斤喷细雾。
三、注意事项
1、要积极引导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进高效植保机械防治,纹枯病重病田块提倡用高效自走式植保机防治,用无人机防治的,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L,确保防治效果。
2、注意用足水量,喷雾要匀,防止浓度过高产生药伤。药后4小时内遇大雨,要及时补治。
3、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毒、高残留及违禁农药;包装废弃物请勿随意丢弃,注意蜜蜂、蚕桑及稻田养殖动物的安全;用药后田内水防止外泄到养殖水面,以免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安全。
4、化除用过敌稗的田10天内禁止使用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防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