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我区温光条件整体较好,水稻叶龄进程加快,分蘖较足,苗情素质总体较好。7月18日苗情定点调查,目前全区机插稻平均叶龄10.0叶(9.3-11.4),叶龄进程与去年同期持平略快。亩茎蘖33.7万(22.8-42.1),同比去年增0.3万苗;直播稻平均叶龄8.9叶,亩茎蘖40.2万。今年水稻生育进程基本同去年和常年,水稻茎蘖苗适中,与去年持平略增;少数迟栽田块受多次降雨天气影响,秧苗发棵慢,群体生长量偏少。
当前水稻正处于无效分蘖期,是落实田管措施的关键时期。各镇街要强化苗情的调查与研判,因时因地因苗制宜,强化分类指导,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夯实水稻壮秆大穗基础,促进水稻单产不断提升。
一、抓好水浆管理
8月上旬前(倒2叶露尖)继续做好搁田工作,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做到“早搁、轻搁、多次搁”,逐步搁实,确保土壤沉实,表露白根,叶色褪淡,叶片挺直。对于群体偏大的田块,可适度重搁,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对于部分迟播、迟栽、僵苗迟发等茎蘖苗数明显不足的田块,按照“时到不等苗”的原则,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采取带肥轻搁田的方式,争取动摇分蘖成穗。长穗及灌浆盛期,除孕穗、抽穗期建立浅水层外,均采用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方式;灌浆后期则以养根保叶为主,采用干湿交替以干为主的间歇灌溉方式,直至收获前7~10天断水。
二、抓好穗肥精准施用
(一)穗肥施用原则。叶色褪淡是穗肥施用前提。叶色不褪淡不施肥、早褪早施、迟褪迟施。群体小的早施、多施,群体大的迟施、少施;为提高稻米品质,可减施氮肥,增施硅、钾、锌肥。
穗肥施用最晚时间为倒2叶,建议增施高钾复合肥料,减少单一氮肥用量,提高钾肥用量;尽量选用大颗粒肥料,尽可能在浅水层时施用,高温时尽量傍晚时施用,防止发生肥料灼伤叶尖和遇雨流失。
(二)足量精准施肥
1、机插稻。群体正常或偏大、田间叶色已落黄的田块,于倒4叶期(基部节间伸长0.5-1公分),亩施用15-15-15的复合肥15kg加10kg尿素作促花肥,倒2叶期叶色浅的、亩施5-7.5kg尿素作保花肥;
群体偏大、田间叶色较深田块,待叶色落黄、于倒3叶(第二节间伸长1公分)促保结合,一次性亩施用15-15-15的复合肥15kg加10kg尿素;叶色一直较深,可不施穗肥。
迟播迟栽、且群体不足的田块,以保蘖为主,可于倒5、倒4及倒2叶期分批施用。
2、直播稻。提倡穗肥在倒3叶期一次性施用,亩施15公斤45%(15-15-15)复合肥、尿素5-7.5公斤。
(三)叶面肥施用。提倡推广一喷多促,重点结合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增加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进行叶面喷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强水稻抗逆能力,促进单产提升。
三、强化灾害防范,确保粮食安全
水稻生长中后期是台风、暴雨和极端气温等气象灾害频发的季节,同时也是病虫害高频发生的时段。各地要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好预案,及早安排,特别是低温青枯和倒伏要做到主动应对,提前落实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灾害损失。同时要密切关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要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和防治要求,科学开展综合防治,突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症下药,适期防治,特别要注重安全用药,把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