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往年稻田杂草重发、防除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的局面,去年我区着重推广土壤封闭技术(其中栽前封闭达94%、栽后二封达80.3%),有效降低了杂草的发生基数。但受天气情况(去年7月上旬二次封闭时遭遇暴雨)、杂草抗性呈上升态势(田间抗性的海绵稗、青稗面积有所扩大)等因素影响,加之部分农场主存有侥幸心理,轻视“封闭除草”的作用,部分田块后期出草较多,形成危害仍较重。因此,各种植户要牢记2022年稻田杂草重发的经验与教训,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坚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优化化学除草技术,选择适宜的除草方法,以土壤封闭为主,适时做好茎叶处理,科学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现提出技术意见如下:
一、农业防治措施
1、提高种子质量。精选良种,剔除杂草种子,有效降低农田杂草发生基数。
2、提高整地质量。提高耕整地作业质量,减少田间高低落差,利于建立浅水层,充分发挥除草剂药效。加强水浆管理,促进水稻壮苗、健苗,营造“苗欺草”的良好农田生态。
3、强化物理控草。及时清除田边、埂边、路边、渠边“四边”杂草,防止杂草进入农田危害。在农田进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阻止外源杂草种子进入农田;水稻播栽前,田间灌水建立深水层,静置一段时间后打捞漂浮草籽,减少土壤中杂草种子库基数。
二、化学控草措施
(一)机插稻
机插稻田提倡采用“二次封杀”:平田后(机插前),每亩用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00毫升或50%丙草胺水乳剂100—125毫升甩施,淀实2—3天后(水层不宜过深,自然落干)进行栽插。栽插后10-15天(杂草萌芽,稗草不超过1叶1心期),每亩用72%苯噻酰·五氟磺·乙磺隆30克或55%吡嘧·丙草胺60克,拌化肥或潮细土15-20公斤撒施,药后保水5天左右;对往年阔叶草(耳叶水苋、丁香蓼、鸭舌草)、莎草较多的稻田,可应用2%双唑草腈颗粒剂每亩650克,先用潮细土拌匀再与中颗粒尿素相拌撒施,或用大疆无人机进行飞防,控草长达35天左右,能有效控制后期上层草的危害。
示范应用“一封”、“一杀”方法:
“一封”:平田后(机插前2—3天),每亩用47%异隆·丙·氯吡70克或50%丙草胺水乳剂125克,拌化肥撒施或对水20公斤喷雾,并保持浅水层,自然落干后插秧。
“一杀”:移栽后12-15天,可先进行禾本科杂草防除,后根据情况再进行阔叶草防除。稗草、千金子2.5叶左右,每亩用10%恶唑酰草胺乳油100毫升+40%氰氟草酯100毫升或3%氯氟吡啶酯50-60毫升+10%氰氟草酯100毫升;对阔叶草重发的可用75%氯吡嘧4-5克+48%排草丹180毫升。以上配方对水20公斤,排干田水,细喷雾,隔天上水并保水5天左右。
(二)直播稻
采用“一封”和“二杀”:
“一封”:播后盖种窨水排干后立即用药,每亩用:
1、36%异恶草松微囊悬浮剂17.5毫升+30%苄嘧·丙草胺120毫升+32%苄嘧磺隆10克(通南高沙土旱直播);
2、示范应用70%吡·松·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旱清天)120—150毫升。
“二杀”:对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应根据杂草种类、草龄、数量,选用对路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马唐、抗性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在杂草2-3叶期,每亩用10%恶唑·氰氟乳油150-210毫升(1桶水140毫升/瓶);示范应用25%敌稗·氟砜草胺150克。若莎草、野荸荠、鳢肠、耳叶水苋发生重每亩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克+48%排草丹150毫升,或在水稻分蘖末期每亩用48%排草丹100毫升+20%二甲四氯150毫升。以上配方对水20公斤,排干田水,细喷雾,隔天上水并保水5天左右。
三、注意事项
1、合理进行水浆管理,所有除草剂施药后保持的浅水层应以不淹没水稻心叶为限。封闭用药时,土地要平整,田里需有均匀水层,药后保水5天以上;直播稻田土壤封闭用药至水稻齐苗前要确保田间湿润、无积水。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连续浇水15天后应及时晒田通气,以降低土壤中还原物质和有毒气体含量,避免僵苗。
2、所有药剂都不得随意复配使用,不得与其他农药或生化制剂同时使用。除草剂用药量要准,配药时进行二次稀释,不重喷、不漏喷。用药时要避开高温时段,防止产生药伤。
3、氯氟吡啶酯进行飞防时,防止药液漂移,影响临近作物。
4、2%双唑草腈颗粒剂使用技术:栽后7—10天,及时用药撒施(稗草不要超过1叶1心期),田面要平整,药后要保水5天左右。田间茎蘖达标后,应及时轻搁、多次搁田,不宜搁田过狠,否则会出现裂缝,阔叶杂草再次萌发而形成危害。
5、用过除草剂的田水禁止直接排入池塘、河流,防止引起二次药害以及水质污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