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我区油菜上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在油菜花期至成熟期降雨偏多,湿度偏大,对其发生及流行十分有利。由于前期连阴雨天气,田间湿度高,近期气温回升,十分有利于其发生蔓延。望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发动,适时用药,切实做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油菜丰产丰收。
一、发生趋势
我区种植的油菜以沣油737为主,搭配矮油1568、沣油306等优质高产品种,以上品种均不抗油菜菌核病。受2月底-3月初低温连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我区油菜花期比常年偏晚,早熟品种及早发的品种预计3月上旬进入初花期,中晚熟品种预计3月中旬陆续进入初花期。预计我区油菜3月下旬大面积进入盛花期。
据本站3月4-7日调查溱潼、大伦等镇11块油菜田,平均叶病株率3.5(0-13)%,重于去年同期1.23%。今年油菜冻伤苗较多,抗病能力下降,且田间湿度大,茎秆发病株较去年易查见,重发趋势明显。若花期遇多阴雨天气,极有利于油菜菌核病发生与蔓延,预计今年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重茬田及防治不到位的偏重至大发生。
二、防治意见
针对今年油菜菌核病重发趋势,各镇(街道)要及时指导农户适期预防,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主导,抓防治适期用药,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病虫兼治”的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清沟理墒,确保沟系畅通;提高植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油菜主茎开花80%左右用好第一遍药,遇雨或高湿天气,隔5-7天用好第二遍药。
防治药剂:每亩用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毫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克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60克加2%阿维•吡虫啉乳油50毫升(兼治蚜虫),加硼肥100克,对水30公斤细喷雾。
注意事项:为保证防治效果,施药时要用足水量,确保药液喷到植株中下部,药后4小时内遇雨水,应及时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