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7月下旬“格美”台风外围及多零散性阵雨天气影响,五(3)代稻纵卷叶螟断断续续在不同区域有一定量的迁入,加之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我区进入本地虫源羽化高峰,峰期较长,加重发生趋势明显。当前我区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为控制稻纵卷叶螟危害,保护好水稻上部功能叶片,也为压低虫源基数,减轻穗期病虫防控压力,同时为减少前期持续高温少雨对水稻的影响,望各镇引起高度重视,克服高温天气,注意施药安全,做好以五(3)代稻纵卷叶螟为主的水稻病虫防治和增强稻株抗高温抗逆增产功能工作,为水稻丰收奠定基础。
一、发生情况
蛾量监测:系统田7月29日田间蛾量开始上升,7月30日-8月4日出现明显蛾峰,峰期较长,峰期最高蛾量230头/亩,截止8月5日累计亩蛾量1330头。当前田间蛾量不平衡性极大,7月下旬以来系统赶蛾点累计蛾量分别是125头、220头、330头、1370头;8月5日上下河地区多点赶蛾,田间蛾量多的近300头/亩,少的10头/亩。据智能测报灯监测,截止8月5日,娄庄放牛点累计153头、俞垛忘私点236头、溱潼洲城点63头、天目山朱云点300头;据智能性诱监测,三水大杨点累计545头、俞垛忘私点18头、蒋垛薛港点10头。卵巢解剖:8月1日采集田间成虫25头,经室内解剖,一级占12%,二级占20%,三级占32%,四级占24%,五级占12%,结合田间赶蛾、智能性诱和智能灯诱综合分析,当前田间为本地虫源为主,叠加一定量外地迁入。虫卵量调查:8月5日田间虫卵量调查,平均百穴虫卵量135(50-450)头(粒),田块间虫(卵)量不平衡性较大,以早播早栽早发田块虫(卵)量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有一定幅度上升。预计今年五(3)代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为抗击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可结合本次防治,增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稻株抗高温抗逆增产功能。
对前期纹枯病、稻飞虱等控制不力和效果不好的田块可一并加强防控。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
2、防治时间:8月8-10日。
3、防治药剂:
坚持选用速效性与持效性相结合的药剂,用足药量。可选用甲氧·茚虫威、多杀·茚虫威或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以上配方选择其一,兑水20-30公斤喷细雾。
三、注意事项
1、高温季节,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严禁老、弱、病等不宜人员用药,避免连续用药时间过长,防止中毒、中暑。
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轮换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用足水量以防浓度过高伤苗,用药后4小时内遇大雨要补治,田间要建立3-5厘米浅水层,药后要保水2-3天,确保防治效果。
4、不要污染蚕桑;药后田水严禁直排河沟,防止污染水生动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