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2024年第22期——查治七(4)代褐飞虱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9-30 16:50 浏览次数:

受两次强台风影响,近期我区有褐飞虱迁入,今年“暖秋”气候十分有利于褐飞虱繁殖危害。据本站持续监测及智能测报数据显示,目前我区稻田普遍查见褐飞虱,部分田块虫量较高,有“冒穿”风险。因此,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种植户踏田查治,确保水稻全面丰收。

一、发生情况

本站9月23-24日普查全区29块田,褐飞虱见虫田块率75.9%,平均百穴虫量37.7(0-125)头,成虫占59.4%,若虫占40.6%。9月29日全区普查22块田,见虫田块率90.9%,虫量较上次激增,平均百穴虫量315.5(0-1208.33)头,成虫占14.3%,若虫占85.7%,以低龄若虫为主。

当前田间虫量不平衡性较大,前期稻飞虱用药不力的田块,百穴褐飞虱虫量高达2225头,“冒穿”风险极高。对晚播晚栽长势嫩绿、迟熟的田块及前期飞虱防治不力的田块更要加强查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七(4)代褐飞虱(每穴8-10头)

2、防治时间:10月2日—10月4日

3、防治药剂:

推荐使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等药剂,褐飞虱已对吡蚜酮产生较高抗性,不提倡单独使用。为防水稻后期过早衰老,可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达到养根、保叶、增重的作用。后期若出现“冒穿”田块应急防治时可使用敌敌畏拌沙土,晴天下午撒施。

4、施药器械:

以自走式植保机为主,选择以上药剂兑水30-35公斤均匀喷雾;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不少于3公斤;小户可用电动喷雾器,亩用水量 40 公斤。用药前必须建立水层,药后保水3-5天。  

5、注意事项:

(1)褐飞虱隐蔽性较强,极易暴发成灾。各镇(街道)要广泛发动,组织大户踏田调查、分类指导,着重关注晚播晚栽及迟熟田块。

(2)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注意蜜蜂、蚕桑及稻田养殖动物的安全,药后田水防止外泄到养殖水面,以免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安全。农药包装废弃物请勿随意丢弃,及时回收,以免污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