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2024年第9期——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意见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5-07 11:08 浏览次数:

近年来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其中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在育秧上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特别是部分新推的品种干尖线虫病尤其突出),对水稻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前防、中控、后保”绿色防控策略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为此,望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发动和服务指导力度,积极推广安全高效种子药剂处理技术,选择对路药剂,确保稻种药剂处理覆盖率,坚决杜绝不经药剂处理干籽播种,为培育壮苗、丰产保质打好基础。

一、精选优质无病稻种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近年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等病害重发地,要压缩高感品种如扬农稻1号、华粳等的种植面积,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减轻防治压力。

二、药剂处理方法及时间 

1、浸种  机插秧、抛栽稻等稻作方式;发病重的品种必须采用药剂浸种。25%氰烯菌酯悬浮剂(亮地)2.5克+17%杀螟·乙蒜素15克对清水5-6公斤搅匀后,浸稻种4-5公斤,蔽光浸48-60小时,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种。

2、拌种  干籽播种的,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亮地)2克+17%杀螟·乙蒜素15克+4.23%甲霜·种菌唑5毫升(防病促根壮苗效果)对清水300-500毫升,拌稻种5公斤,堆闷2小时左右待药液吸干后播种。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种子处理的浓度,防止影响发芽和防病效果。

2、浸种、拌种;均采用两次稀释法,先配好药液,再投入种子。

3、水稻干尖线虫病重发的品种,只有通过药剂浸种的方法,才能控制该病后期的危害。

4、拌种药剂要拌匀,拌后要堆闷,让种子充分吸收药液,确保防病治虫效果。

5、种子处理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得采取任何加温手段,药剂处理后不要用清水冲洗,以免降低药效。

6、鉴于恶苗病菌已对咪鲜胺产生高水平抗性,暂停使用咪鲜胺浸种。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