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区小麦已开始陆续返青,部分早播小麦已经进入生理拔节期,小麦生产即将进入春季田管关键时期。据2月19日调查,全区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93.04%,较上年增加1.37个百分点,苗情好于去年同期。根据气象预测,2 月19日-25日我区将有持续降温降雨降雪天气,气温最低-3℃左右,有冰冻,排水不通畅的田块将会发生湿渍害,早播已拔节小麦及旺长苗、弱苗等田块可能会有严重冻害风险。今年我区小麦春季管理重点:坚持“促弱控旺稳壮,抗逆保丰增效”的技术路径,分类精准管理,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争取足穗大穗、优质丰产。
一、因苗因田施好拔节孕穗肥。
(1)群体茎蘖数适宜。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田块,要严格控制返青肥。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杆大穗,拔节肥一般可施用尿素5~8公斤/亩+45%三元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亩,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调整磷钾肥用量。
(2)群体茎蘖数不足。对返青后群体过小、叶色落黄、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要提早施用拔节肥,可先亩施45%三元高效复合肥15公斤,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待拔节后再施用尿素5~8公斤。对晚播小苗,只要基本苗和基肥用量足、叶色正常,“小而不弱”,无需施用返青接力肥。
(3)群体茎蘖数过大。对群体过大、旺长的田块,应当推迟拔节肥的施用,待叶色褪淡后再施拔节肥。高产田还提倡施用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追施尿素5~8公斤/亩。
二、镇压化控,防冻防倒。
对群体过大、茎蘖数过多、叶色偏深、明显旺长的田块,要坚持控肥、控水,在小麦拔节前采取适度镇压或化控措施以控制旺长,防止基部节间过长、群体恶化和后期倒伏。寒潮来临前和土壤湿度过大的田块及弱小苗均不宜镇压。
三、清沟理墒,降渍防旱。
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切实防止春季连阴雨天气造成严重渍害;清理三沟也有利于遇旱时及时沟灌洇水。对无沟种麦或沟系不配套的田块,在低洼积水处开挖引水沟,先排除田面积水,待田间墒情适宜时,补开田间沟系,确保内外沟系配套。
四、防病治虫,适时化除。
根据草相、天气、苗情,及时化学除草,控制杂草为害。密切关注天气,注意避开低温寒流,防止低温药冻害,施药前后3天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6℃。注意加强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麦蜘蛛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