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以来,我区气温回升较快,相对平稳,没有出现低温寒潮,特别是3月以来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明显偏高,光照充足,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利于小麦健康生长及弱苗转壮。由于持续降雨偏少,目前我区部分田块墒情不足,田块偏干。根据天气预报,3月中旬全区有两次过程性降雨,预计旱情将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并为拔节肥的施用创造了条件。拔节后小麦进入快速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各镇街要及时抓好拔节孕穗肥合理施用,同时加强纹枯病、白粉病等监测与防控,落实好防灾减灾各项措施,确保夏熟丰产丰收。
1、通畅内外沟系,因田灌水补墒。对已发生严重干旱、出现萎蔫滞长的麦田及早进行灌溉补水,提倡沟灌洇水、速灌速排,切忌大水漫灌。同时要防止3月下旬以后旱涝急转,确保沟系通畅,排除田间积水,防止产生渍害。
2、抓住有利时机,施好拔节孕穗肥。各镇街地要抓住近期过程性降雨的有利时机,因苗制宜施用好拔节肥,做到肥水结合,提高肥效。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 左右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 各 15%)15公斤以及尿素7.5公斤,培育壮秆大穗。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对于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要适当提前施用拔节肥,争取足穗。增产潜力大的高产田,由于穗大粒多,灌浆期对干物质需求量大,为防早衰、增粒增重、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在剑叶(旗叶)期要施用孕穗肥,一般亩追施尿素5~8公斤。
3、抓好精准测报,防治好主要病虫害。拔节初期重点防治好纹枯病,趁早用药,控制为害。拔节至孕穗期重点防治好白粉病,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 1%~5%的田块要及时用药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重点防好赤霉病、兼治白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
4、防御“倒春寒”冻害,及早采取补救措施。0℃左右的“倒春寒”低温天气有可能对已拔节小麦造成穗冻害,低温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受冻程度迅速增施恢复肥。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下,如群体茎蘖数较足则不需要补施恢复肥;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应迅速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每增加10个百分点,亩增施2.5公斤尿素;主茎幼穗冻死率80~100%时,最多亩增施15公斤尿素,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尽可能减少产量损失。增施的恢复肥跟正常施用的拔节孕穗肥互不抵消。
5、喷施叶面肥,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抽穗扬花期结合防病治虫继续做好药肥(剂)混喷,选用“春泉八八三”、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叶面肥(剂),实现“一喷三防”,即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或高温逼熟等。
6、适时抢收,防止穗发芽和烂麦场。小麦收获前及早做好收获机具、烘干设施设备准备工作,小麦成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抢收,收获期间遇阴雨天气籽粒水分偏高时及时烘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