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审计局在对区城市管理局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紧扣城市管理主责主业,将执法能力建设情况作为监督重点,以审计效能促执法增效,为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聚焦重点,精准监督。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将精准审计作为提升行政执法效能、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核查执法制度建设、经费审批、罚没款管理、购买服务等重点环节的运行资料,开展靶向扫描和全面“体检”,深入揭示管理盲点与漏洞,为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度约束提供了有力的审计保障。
二是深入一线,核查取证。制度建设上,重点审查执法相关制度的完备性、合规性及实际执行效果,确保制度不是“纸上谈兵”。经费审批上,细致查阅审批流程、财务凭证及附件单据,严查程序缺失、支出不合规等问题。罚没款管理上,着重揭示截留、挪用等管理漏洞,核查罚没款项是否及时足额上缴、专户管理以及票据使用是否规范。购买服务上,从外包服务项目的立项、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情况全流程跟踪,坚决防止服务变味、支出失控。
三是系统研判,推动整改。对审计发现的如执行费用未经集体决策、行政执法案件程序不规范、罚没款收缴不及时、合同订立存在瑕疵等问题,不仅倾力“查病”,更着力于“治病”和“防病”。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并持续督促区城管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确保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