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区公安分局融治破解“九小场所”安全监管难题
信息来源: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 发布日期:2024-01-19 15:49 浏览次数:

2023年,区公安分局聚焦“九小场所”的难点、痛点问题,探索运用大数据对各类安全风险动态掌控,以联调一体化、任务清单化、预警智能化、融治集约化为方向,将三水街道作为试点,迭代升级“锦联智慧治理模式”(2.0版)安全模块,研发“9+N”小场所安全风险防控联动指挥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优势,推动警务工作与网格治理融合发展。全区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跃居全省第四;“非接触式面部表情分析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评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填补苏中、苏北地区空白。

一是坚持联调联动,推动“一体化”矛盾化解。发扬“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区域联防、队所联动等创新模式,通过源头化超前处置,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依托镇、村、网格三级平台,收集基层信访、矛盾等信息,调配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力量化解处置风险隐患。在全区14个派出所建立警务联动指挥室,112个警务室建立警网融合工作站,将“九小场所”列为重点部位,充分发挥“警法融合、三所共治”机制作用,通过自主发现和网格巡查受理化解矛盾纠纷4000余次,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结率98%,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稳控在最基层。聚焦街面警情治理,在以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商店为集中的正大路,实施“135”互助机制。深化“平安商户联盟”建设,以曹安市场为中心向周边建材市场延伸,面上形成“全面铺开、随处见巡”群防群治效果。全年精准盘查可疑人员1500多人,超前制止街面聚集滋事、盗窃等违法行为46起,街面打架斗殴警情环比下降66.6%,盗窃车内财物警情环比下降20.28%。聚焦社会治安乱点,建立健全与市场监管、文体广旅、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对小歌舞娱乐厅、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店等易滋事闹事场所,开展多轮次“突击式”“拉网式”联合清查行动。

二是坚持多元汇聚,落实“清单化”任务管理。针对“九小场所”涵盖小旅馆、小商店、小餐饮、小企业等众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关联场所,且普遍存在于沿街房、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区域的现状,坚持将监管工作向网格推进、由网格兜底。汇集多方力量,建立“社区民辅警+网格员+N”模式,汇聚住建、供电、市场监管、文体广旅等多部门融进网格,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推动网格成为风险感知前哨,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责任民辅警、网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用好“三类人员”,以场所业主、员工为主充当“场所安全员”,负责小场所防火、防盗、防诈等日常安全工作;由社区辅警、网格员兼任“巡查指导员”,负责动态摸排“九小场所”底数,指导场所安全员发现、上报各类隐患并落实巡查回访和督促整改;明确社区民警为“联系督察员”,负责协调街道社区和具体行业监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清查。列好任务清单,针对不同类别小场所,分别列好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对帐销号,针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小场所,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形成有力震慑,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内外联动,推行“智能化”风险预警。针对部分“九小场所”敷衍自查、抵触检查、逃避清查,风险隐患叠加扩大的问题,依托锦联“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新开发“九小场所”管控模块,通过内外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主动智能预警。实行“一店一码”,将辖区“九小场所”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从业人员等基本信息,采集录入智慧管理平台,制定专属场所码。由民警扫描场所二维码了解场所相关信息和监管记录,督促场所业主对发生变更事项及时告知、补录。建立“四色管理”,按照涉警情数、历次检查情况等要素,建立“红黄蓝绿”四色管理档案(绿色:一般管理,蓝色:加强管理,黄色:重点管理,红色:推送职能部门督办)。业主通过“生活小二”商家服务小程序,核查消防器材、防盗设施等情况,报备从业人员信息,并上传相关检查图片,跟踪落实整改。优化智能预警,充分利用到店扫码满意度评价和“隐患找茬”功能,优化大数据智能风险预警,下派检查任务,提醒业主准确发现并及时整改,实现场所自查、网格巡查、部门督办、全民参与“四合一”安全管理模式。针对社区空巢、独居老人走失问题,研发失智人群“守护者”模型,利用“物联感知数据资源+定制标签手环”手段,为失智人群搭建起一张关爱网。“守护者”失智人员平台央视两次专题报道,获评公安部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四是坚持警民融治,实现“集约化”群防群治。通过以点带面,依托“警地融合”,深化“警民融治”,通过专业引领、机制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实现了安全监管工作流程化运行、标准化管理、精准化控制。全方位排查治理,精准定位“拔病灶”,以三水街道为例,2023年共摸排“九小场所”2582家,累计接报警情530起,同比下降25.8%,全年火灾事故和盗窃案件呈“双下降”趋势。通过将移动警务方舱部署在诈骗警情高发的马厂小区,开展精准宣传,实现该小区电诈案件“零发案”,牵引推动全区实现“两降两升”目标。全覆盖宣传发动,有效筑牢“防火墙”,动员社会资源安装推广新一代人脸高清监控,已实现娱乐场所、重点酒店视频全覆盖。锦联警务片区(锦联社区、马厂社区、姜陈社区、马厂社区)内“九小场所”实时监控接入智慧管理平台率达70%。累计有498名行业代表加入“平安商户联盟”“警务助理”等团队,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