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刷新灌区“颜值” 擦亮幸福“底色”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水利局 发布日期:2023-09-06 17:04 浏览次数:

河水清清,稻谷飘香,这是大伦运粮干渠最美的秋色;沐浴着凉爽的河风,村民在河道两侧垂钓,享受着初秋的惬意……随着我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现代化灌区建设的融合推进,一幅绿色节水、沃野生“金”、生态幸福的乡村振兴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运粮干渠的美丽蝶变得益于区水利局实施的周山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我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看着河里的水干净清澈,心里别提有多幸福了!”家住附近的村民于宝生感慨道。

近年来,我区围绕“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灌区建设目标,统筹投入13亿元,大力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周山河灌区基本改造完成,整治干支渠36条,改造电灌站323座,建设数字灌区系统,新增灌溉面积4200亩,改善灌排面积11.1万亩。溱潼灌区改造方案编制完成,姜溱干渠加快整治。

自入选全国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域打造节水、生态、精管、智慧、幸福“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灌区。

与此同时,我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政府办、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规局、交通局、农水公司、各镇街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并印发了《工作目标指标任务表》《工程建设及改革任务表》,明确12项重点目标指标、3大类40项重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工作专班,定期研究推进各项工作,及时编发工作简报,试点各项任务稳步实施。

农业节水三分建、七分管。区水利局指导成立各镇街农民用水协会,让协会成为统领节水的“大管家”。“过去,村里的打水员负责很多电灌站,有些田块已经打满了,打水员不及时关机,浪费不少水,灌溉成本上去了,我们缴的水费就高了。现在不一样了,灌溉期间,有协会管理人员检查督促,田里灌溉饱和了,就立即关机,一年下来用水开支能够节省不少,水节省多了年底还有奖励。”提及灌区建设带来的甜头,种田大户韩宝发笑得合不拢嘴。

为让农业节水灌溉走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车道,区水利局投资1700万元开发智慧灌区系统,将全区2377个泵站全部接入灌区工程信息“一张图”,建立智能监测终端1250台、河道流量站6座、水位监测站5座,链接省水利厅“苏灌通”平台,发布“用水早知道”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和智慧水利APP及时进行雨情、水情等预警,实现用水量实时监测、统一管理、精准计量,智慧灌区建设入选水利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下阶段,“我局将锚定‘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总目标,用好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强引擎,做好现代化灌区建设大文章,打造‘目标引领、改革推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姜堰模式,持续擦亮‘美丽灌区、幸福姜堰’品牌。”区水利局主要负责人仲文斌表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