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大阅读“1+3+N”工程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4-11-15 10:22 浏览次数: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求,全面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以“1+3+N”工程实施提升姜堰教育大阅读课程化实施水平,引导激励广大师生家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全面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更具品质的姜堰教育大阅读新品牌,在泰州教育大阅读推进实施中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二、主要目标

1.学生阅读能力素养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全学科阅读课程建设、阅读策略指导、阅读教学实践及阅读效果评价等工作,通过广泛全面阅读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根基。

2.书香校园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各学校精心建设一批阅读场所、打造一批阅读场景,开发一套阅读课程资源、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基本形成稳定的、适合的、校本化的大阅读课程实施、评价和激励机制。

3.区域阅读品牌内涵显著提质。区域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推进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实施经验范式更加创新,全内容、全时空、全链条的姜堰教育大阅读内涵特质更加鲜明。

三、重点任务

(一)“1”即“领读者”行动

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校长(园长)领读、名师导读、师生共读、局长(教研员)助读、家长伴读“领读者”行动实施,构建全学段、全学科、全人员、全时空、全过程的新时代姜堰教育大阅读生态体系。姜堰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领读者”专栏,每月一期,每期以主题视频(6-8分钟)、图文介绍等方式,展示一所学校对一本经典书籍的领读、导读过程以及共读、伴读成果成效。

鼓励每期领读形式创新,但须包含校长(副校长)领读、教师(名特优教师)导读、师生共读、局长(教研员)助读、家长伴读等主要元素。姜堰教育视频号同期推送领读行动视频;各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辟校级“领读者”专栏,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开展“领读者”行动,以教育全系统阅读带动社会阅读,着力营造充满书香的新时代阅读氛围。

(二)“3”即“三个一”行动

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每学期实施“精读一本书、精上一堂课、精设一论坛”三个一行动,引导师生每学期至少围绕一本经典书籍,开展深度研究、深度阅读和深度教学,着力提升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质量。

1.“精读一本书”行动:幼儿园实施6本绘本深度阅读计划,小学实施12本书深度阅读计划,初高中分别实施6本书深度阅读计划。书籍选择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以及课程标准、学科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籍为主,并根据学段、学校及班级实际进行适当拓展,涵盖文学类、自然科学类、数学思维类、人文社科类、体艺类等。学校拟定本校各年级推荐书单,教师认领每学期本班师生精读书目。

2.“精上一堂课”行动:教师围绕精读书目,设计开发推荐导读课、欣赏交流课、分享展示课三课时(阶段)教学方案,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校区)走班教学指导,形成整本书阅读的姜堰教学指导范式。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欣赏课,局领导班子带头上阅读课、校领导班子带领上阅读课、骨干教师带动上阅读课,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整本书阅读和教学研究氛围,切实推动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落地、走深、走实。

3.“精设一论坛”行动:通过开设“双月论坛”,组织阅读导师围绕整本书阅读、主题式阅读等开展学术沙龙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各校各班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将具有典型性、独创性、科学性的经验进行理论提炼和范式萃取,在推进广阅读、精阅读、深阅读中形成区域大阅读推进范式和优质资源集群。

(三)“N”即“培植N个阅读特色”行动

通过3-5年周期时间,培植N个阅读特色学校、N个阅读特色教师、N个阅读特色学生、N个阅读特色场景、N个阅读特色策略,打造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阅读特色品牌。定期开展经典书籍“代言人”评选行动,创新举办“经典百家讲坛”“我为(   )书代言”等形式多样的展评、竞赛活动,展示师生深度阅读成果,评选一定数量的金牌讲师、银牌讲师、铜牌讲师,引导促进师生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实现从“一本”向“一类”跃升。指导学生能够围绕“一类书”读深、读透、读活,成长为某一领域小小研究员、“专家型”小读者,厚实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大阅读“1+3+N”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经费和条件保障;各学段学科组建包含教研员、骨干教师的全科阅读核心团队;各学校成立校级“1+3+N”大阅读工程实施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系统谋划制定校本推进实施方案,体现校长领读、名师导读、师生共读、家长伴读、多元评读一体化推进,强化阅读指导、阅读研究、活动推进、宣传辐射和评价激励。

2.强化资源供给。各学校要不断加强学校图书馆(室)、流动图书站、校园书吧书廊建设,逐步购置、配全领读书目,健全相关借阅制度;探索打造适合的AI智能、元宇宙书房等数字化、体验式阅读场景,高品质推进班级图书角建设,班际间建立“图书漂流”机制;推进“晨诵、午读、晚阅”沉浸式阅读,营造时时可读、处处能读、人人乐读的阅读氛围。

3.强化阅读研究。发挥区、站(集团)、校(校区)一体化教研机制,加强“导读评一体化”全科阅读范式、学科教学模式和作业管理样式研究,探索“任务导引→自主阅读→多元评价”导读评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将情境创设式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问题解决式阅读等有机融入学科学习全过程,切实开展深度阅读、反思阅读、思辨阅读、创意阅读、个性阅读,促进阅读理念更新、方式跨越和品质提升,逐步形成一批校本化阅读欣赏指导经验范式。

4.强化活动推进。各学校创新读书活动载体,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节气、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创新开展主题读书征文、阅读素养大赛、表达素养大赛、诗词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成果展评竞赛活动,创新打造区级“大阅读”品牌活动。

5.强化时空拓展。在充分使用“堰尚书香”建设的城市书房、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等阅读阵地和“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学习强国”特色应用基础上,有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公共资源,拓展师生大阅读学习时空。注重跨界结合,把读书行动与开展科学探究、思维训练、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不断拓展读书实际成效,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数学思维、科学素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6.强化评价激励。建立完善“1+3+N”工程评价和激励机制,树立优秀典型,突出示范引领,定期评选“优秀领读校长”“优秀领读导师”“优秀领读少年”“优秀领读家长”“优秀领读学校”。用好“姜堰日报·教育周刊”、姜堰教育博客、“姜堰教育”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每月登载展示师生读写成果。各学校“1+3+N”大阅读工程推进实施情况,将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考核,特别优秀学校推荐参加上级相关部门“书香校园”“大阅读示范基地校”系列评选。


附件1

阅读系列活动安排表


活动名称

牵头科室

“十佳博文”大赛

信息应用部

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大赛

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

数学阅读素养大赛

中小学教研部

英语课本剧展评

中小学教研部

“一本书”(一类书)讲演大赛

中小学教研部

综合教研部

古诗词大会

中学教研部

科学阅读素养大赛

综合教研部

“书香伴成长”征文、演讲大赛

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

现场作文大赛

中小学教研部

“优秀领读者”系列评选

教育局办公室

寒假

全区“阅读节”

教育局办公室

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


附件2

姜堰教育大阅读“1+3+N”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申海峰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孙长春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

刘小明    区教育局副局长

王  东    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沈小军    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付刚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

周建文    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成  员:区教育局办公室

区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

区教师发展中心各教研部

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

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

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应用部

各中小学学科教研员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