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姜堰要闻
我区举行功能性稻米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暨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
信息来源: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3-07-10 10:26 浏览次数:

7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苏中药业集团功能性稻米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暨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在我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三元,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嘉浩,区委副书记、区长孙靓靓,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禅等参加活动。

万建民说,关于肾脏病人专用低谷蛋白的食品,我们国家对此研究有一定的空白和滞后。低谷蛋白大米发源于日本著名的“春阳大米”,从前,我们国家肾脏病人食用的大米基本从日本购买,但它对中国的供应量是有限制的,价格比较高。经过我们团队多年的科研攻关,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贮藏蛋白中谷蛋白含量占比已经降低到29%以下,使不可吸收的醇溶蛋白含量超过储藏蛋白的50%,可吸收蛋白含量更低,更加符合慢性肾脏病低蛋白饮食要求。他表示,希望与苏中药业合作将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慢性肾脏病等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的综合疗效,提高国人健康生活水平。

王春春表示,南农大与苏中药业合作签约,推广应用水稻新品种,这是对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部署的贯彻和落实,是对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的积极尝试,也是对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互惠共享的一次具体实践,展现南农科技工作者和江苏企业家们强烈的责任担当。南农大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姿态,期盼着与大家携手结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开展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梁三元在讲话中说,这次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起点,祝愿大家合作愉快,切实发挥好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多出产业化的项目成果。希望苏中药业集团进一步抢抓机遇,坚持市场导向,用好院士团队资源,加大产业化项目攻关力度,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姜堰区和市级机关部门要主动加强联系,切实做好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环境。恳请南农大、万院士把泰州作为重要基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进一步加强与泰州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业项目落地泰州。

孙靓靓在致欢迎辞时说,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开启了强强联合、携手共赢的崭新篇章,苏中药业要珍惜机会、把握机遇,持续推进产品、技术、流程、业务创新升级,切实把功能性稻米打造成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又一拳头产品。恳请南农大和万院士团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深度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我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撑和科技赋能。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以爆款思维培育增长点、以需求导向增进获得感,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迈向中高端,为“康养名城”现代化建设筑牢健康根基。

活动还举行了“功能性稻米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

据了解,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是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研发的天然、新型低可吸收蛋白类大米,适宜于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的人群,如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以及需要调节苯丙氨酸摄入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等。低谷蛋白大米发源于日本著名的“春阳大米”,经过万建民院士等中国科学家20多年的科研攻关,采用高效蛋白表型鉴定技术和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可吸收蛋白(主要是谷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比例,优化口感品质,提高亩产,开发出适合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和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功能性大米,具有天然大米香气、软糯可口、低可吸收蛋白(谷蛋白)等特点,患者依从性(食用意愿)强,安全性好,可长期食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姜堰区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